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山口村
整理: • 61人看过
山口村,位于东山岛的东南端,全村共有641户2590人,耕地面积2700亩,林地面积1700亩,由顶赤山、下赤山、大路口、赤石、西湖五个自然村组成。
山口村宋时属漳浦县安仁乡思政里。元袭宋制,明代,为漳浦五都(明嘉靖九年划归诏安县五都)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山口村为诏安县五都二图浯龙保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,山口村为诏安县自治区下区。
1916年5月1日,东山正式建县,山口村为县第三区辖属。民国29年山口村为复兴乡的赤山保(顶赤山、下赤山、赤石)、大路保(大路口、西湖)所属。民国35年,为东南乡所辖。
1950年5月12日,东山解放。山口村二区(亦称西埔区)所辖。1956年3月,山口村为白埕区白埕乡所辖。1957年,撤区并乡,为白埕乡辖属。1958年9月,为陈城人民公社所属(时称山口大队)。1984年,为陈城乡所辖(恢复山口村),辖顶赤山、下赤山、大路口、赤石、西湖。
山口村所辖的五个自然村均有一段动人的传说,顶赤山是五个自然村中人口最多的村。相传该村建在一个赤色土垅上,故称赤山村。为了区别,把位于北面的地势较高的村叫“顶赤山”。下赤山因村建在赤色土山附近,又因座落在顶赤山村的下端,地势较低,故称“下赤山”。赤石村缘于村前有一块赤色的大石,故名。西湖村则是村的西面有一个湖,故取名为“西湖”。而大路口据说古时这里有一条大路通往“东京”,后人就在这大路附近建村,故名。
旧时,山口村一片贫苦荒凉。年年秋冬两季北风呼号,地面风沙弥漫,蚕食田园,淹没房屋,百姓叫苦不迭。民众深受沙害之苦,不少人流落他乡,以乞讨为生,山口村因此被称为“乞丐村”。时流传民谣:“山口一片光溜溜,出门风沙扑目周(眼睛),行路沙软三七抽(形容风沙行路难,十步退三步),粮食十种九无收。”这是当时山口村民不聊生、悲惨生活的写照。
解放后,山口村人民通过艰苦奋斗,封沙造林,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山口人民以谷文昌精神为动力,更新观念,开拓视野,大胆调整产业结构,发展高优农业,根据本村特别,适时引进芦笋种植,成为东山县第一个芦笋专业村。
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,山口村人树立“敢为天下先”的气魄和胆略,在全县第一个进城承包经营一家亏损严重的国营罐头厂,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本村近海条件,创办全县第一家集体鲍鱼场,利用当地硅砂资源,创办全县第一家村级型砂场。目前,全村创办各种企业68家,鳗鱼、鲍鱼、硅砂等生产企业规模日益壮大,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亿多元,村财收入40万元,村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。
山口村人在奔小康的同时,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先后投资746万元,建成3.4公里环村公路、村综合大楼,安装程控电话、有线电视,投资20万元,兴修农田水利设施,营造防护林。同时,按照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”的思路,大兴教育投资,先后投资120万元,建成教学楼,在漳州率先实行“校长负责制,教师聘任制”的教学民族改革,使之成为“福建省农村小学示范学校”,村设奖学金,鼓励求学上进的学生,全村考上全国各大中专院校126人。2009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一座敬老院和幸福园。山口村人真正从贫穷走向富裕,昔日的“乞丐村”,已变成令人瞩目的幸福村。山口村也成为县两个文明建设的示范村,省级“明星村”,被中央、省级领导赞誉为“农村改革开放的缩影”!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s://www.huhuiyi.com/1001795260.html